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O'REILLY HTML5 建置與執行 作者:Mark Pilgrim





















官網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OreillyBooks/BookDetails.aspx?Types=d&bn=A263#06

閱讀心得:

一.話說從頭

這一章節在講解HTML、XML、XHTML、HTML5的歷史,不過這裡用了太多不曾聽過的專有名詞,大致上是在說為何今天瀏覽器不跟著標準走,途中規格不斷分歧,最後分家發展的W3C跟WHATWG兩個團隊又是如何回來一起合作制定HTML5。

制定規格跟廠商實作是兩回事,這也是一切混亂的緣由。

關於MIME型別觀念:
瀏覽器向伺服器請求網頁時,伺服器傳送實際的標記(markup)前,會先傳送幾個標頭檔,它要先告訴瀏覽器如何之後要接收的標記(markup),最重要的是 Content type,也就是我們網頁中常看到的 Content-Type: text/html 這段敘述。

text/html 被稱為網頁的「內容型別(Content-Type)」或「MIME型別」

JPEG 圖像用的MIME型別:image/jpeg
PNG 圖像用的MIME型別:image/png

Javascript跟CSS樣式表也都有自己的MIME型別

瀏覽器要先知道MIME型別,才有辦法處理接下來要接收的標記(markup)。

當初標籤中關於「屬性」的設計,是為了各家瀏覽器相容性而設計,因為看不懂該屬性的瀏覽器會直接將該屬性忽略不會產生無法解讀或者發生錯誤。

由於HTML發展到了4.0之後,要進一步擴充及修正已經很難,所以W3C根據XML去重新制定HTML,稱為「XHTML 1.0」,又為了XHTML1.0定義新的MIME型別:application/xhtml+xml。

在XHTML1.0中為了舊有的HTML4相容性,預留了可以使用text/html的MIME型別,但是到了XHTML1.1就必須強制使用 application/xhtml+xml

由於瀏覽器對於HTML的解讀一直是採用鬆散的處理,也就是直接忽略看不懂或者多出來的標籤等等,也造就這個世界上目前大多數的網頁都存在著瑕疵,不過因為不影響顯示畫面,所以大部分的人也就不會去處理,因此現在大多數的人還是使用著新的XHTML語法,但卻繼續以舊有的text/html的MIME型別提供服務。

W3C堅持採取了嚴苛的錯誤處理方式(只要遇到一個錯誤的語法就發生中斷,並呈現錯誤訊息),為此而努力持續發展XHTML2.0,但這不人性化的設計卻普遍不被採用。

WHATWG最後花了數年的時間成功發明並且記錄下了相容於現有網站的HTML解析方法,而且不會有遇到錯誤語法就馬上停止解析、發生錯誤訊息的情形。

最後W3C及WHATWG兩個組織決定一起攜手合作,放棄了XHTML2.0,也造就今日的HTML5。

二.檢測 HTML5 功能
三.網頁構成成分的含義
四.就叫塗鴉(平台)吧!
五.網路上的影音
六.你在這裡(大家也在這裡)
七.網路程式運用本地端存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情況
八.離線
九.瘋狂表單
十.分散式、擴充性,以及其他華麗用語

心得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